员工感悟
EMPLOYEE PERCEPTION

所有内耗 都有解药

发布时间:

2023-07-26 16:34


1844年10月,梭罗正在爱默生家做帮工。彼时,他对大多数人追求的生活感到奇怪,他觉得很多人不像是在生活,倒像是在受苦,他们拼命追求物质,总也没有尽头。在梭罗看来,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。诗人钱宁建议梭罗:在这个星球上,我看到适合你的,只有那片我曾命名为‘野蔷薇’的土地,去到那儿,给你自己造座木屋,在那儿开始伟大的自力更生的生活。次年,梭罗借了一把斧头,走进瓦尔登湖畔的‘野蔷薇’之地,开始了自力更生的生活,他向朋友们宣布,他要去寻找真正的生活。对于梭罗来说,这是一次实验,实验两年后,他将自己的实验和思考写成了《瓦尔登湖》,成了汗牛充栋的美国文学作品中最耀眼的篇章之一。读完《瓦尔登湖》,我发现人生所有的内耗,都有解药。因为我们对生活的认识,也许不是我们自己的,而是外在强加给我们的。

我们不认识生活,所以我们活得痛苦。在康科德生活期间,梭罗走了许多地方,脚步遍及各个角落、商店、办公室,还有田野。可是他所看见的那些生活在其中的人,过的都是苦行僧似的生活,方式五花八门,不同凡响,而且无穷无尽。那些人是怎么活着的呢?有些人继承了祖上的家业,然后一辈子操持着这份家业,到死都没停止过,仿佛一出生就在努力建造自己的坟墓。有些人在生活的重压下苦苦挣扎,被物质束缚着,总有干不完的活儿,操不完的心。有些人拼了命赚钱,就是为了在生病的时候,能有钱去医院看病。他们把钱存进银行,拼命想增加上面的数字,为此撒谎、阿谀奉承,让自己适应一套繁文缛节,循规蹈矩,压抑本心,甚至讨巧卖乖,只为获得更多物质。在梭罗看来,这些人活得真苦,但他们苦,是因为不认识真正的生活,盲目遵从某种错误的认知,使自己则成了那套观念的奴隶和囚犯。然而,恰恰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,决定了他的命运。为了发现真正的生活,梭罗拿着斧头,走进瓦尔登湖畔,砍了一堆白松,开始搭建房子。为了省钱,他亲力亲为,房子很快就建起来了,花费不多,但房子很舒适。房子建完之后,他开垦了一片土地种植粮食。为了补贴生活,他偶尔还出去打打零工。最后他发现,生活是简单的,因为他一年所得,超过了这一年的所需,他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,活得很好,活得很快乐。生活明明很简单,可是为什么到了我们这里,就变得这么复杂了呢?难道是因为梭罗的胃很小,而我们的胃变成了黑洞?不,不是这样的。真正的生活所需,我们和梭罗一样,一天下来,也装不了多少大米。我们拼命获取物质,总是感觉不到满足,不是因为我们吃得越来越多,长得越来越大,而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的认识,决定了我们永不停止的追求。我们觉得生活很难,稍微停下来,就会被生活淘汰,我们总是焦虑,怕自己活不下去,怕自己的生活质量会下降,怕自己成为他人眼里的失败者,成为亲戚朋友的笑话,怕给不了孩子好的教育。这是我们认识的生活,但这不是真正的生活,而是被我们的焦虑和欲望放大了的生活。事实上,人生的许多痛苦,皆因此而来。我们怎么理解生活,我们就会怎么生活,我们对生活感到痛苦,是因为我们对生活的理解错了。

《瓦尔登湖》真的是一本生活指南。当我们不知道怎么生活的时候,我们不妨好好读读这本书,然后对生活,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。很多人对生活的理解,其实都是外在强加过来的,外在的大环境说,这样的生活才是好的,他们就追着这种生活,外在说那种生活才是好的,他们就追求那种生活。梭罗说:只有清醒,才算活着。我们很多人活得并不清醒,因为我们的眼睛失去了光明。让我们的眼睛失去光亮的光明,对我们来说就是黑暗。只有我们醒来的那天,黎明才是黎明。黎明到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多。太阳只是早晨的一颗星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