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过的人越多 越能看淡相聚和别离
发布时间:
2023-10-27 16:37
屈原曾说:“乐莫乐兮新相知,悲莫悲兮生别离。”在古人看来,世间最快乐的事情,莫过于初相识;最悲惨的事情,莫过于生别离。聚散离合,从古至今,都是一个牵人心肠的话题。在面对离散时,就连一向豁达的苏轼也会忍不住伤感。
《苏东坡传》中记载,苏轼早前在杭州任通判时,曾结交过一位名叫杨元素的朋友。两人相识时间很短,却志趣相投,性情相合。所以工作之余,他俩也会常常聚在一起谈论诗词歌赋。好景不长的是,两个月之后,苏轼就被调为密州知府,不日就要远行。得知这个消息的苏轼,心中万般不舍。在杨元素为他举办的饯别宴中,苏轼一个大男人,却哭得涕泪纵横,还写下了“今夜送归灯火冷,河塘,堕泪羊公却姓杨”的诗句。后来,伴随着不断地升迁、调任、贬谪,苏轼辗转过很多地方,遇到过很多的人,经历的别离也不计其数。只是,每多一次别离,苏轼便会成长一分,心也会跟着成熟一分。直到十几年后,同样是与友人分别,苏轼已然有了截然不同的心境。公元1091年,苏轼于江边送别挚友钱穆父。兰舟催发之时,钱穆父愁眉紧锁,不忍离去。苏轼见好友如此伤感,便拍着他的肩膀,豪迈地说道:“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。”十几年的缘聚缘散,十几年的人事变迁,早已让苏轼习惯了亲友之间的来来去去。经历得多了,自然也就看淡了别离。
正如一句话所说:“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,你路过我,我路过你,然后,各自修行,各自向前。”世上的人和事,来去都有它的时间。有些人,光是遇见,已是幸运;有些人,最后离开,亦是天意。当你想清楚了这一点,就不会因为一时的聚散而患得患失;当你遇到足够多的人以后,便不会因为一段感情的消逝而痛苦不已。人生本无常,聚散终有时。在匆忙的一生里,做到缘来珍惜,缘去释怀,便已是对一段感情最好的珍重。
联系我们
地址:沈阳市浑南区浑南中路59号
传真:024-31952306
沈阳公司(售油)024-31259522
抚顺公司(售水)024-54310111
本溪公司024-43895220
辽阳公司0419-2268888
人力资源部024-31952305
